学习梁家河大学问 务实岗位小工作——张强

栏目22018-12-10


说实话,最初读《梁家河》是带着任务去读的,谈不上抵触,但多少有些被动。但是,随着书卷的翻转,自己却不小心陷了进去。

与其他文章或辞藻华丽,或旁征博引,或口号连篇所不同,《梁家河》的语言朴实,情感真挚,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。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,一段段真实的事例,不仅给我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的知青生活,还向我们展示了总书记从15岁到22岁这个人生的关键阶段,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如何形成的。这不仅对当代的青少年,甚至对中年人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。正像开篇写到的那样“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。不要小看梁家河,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。”

梁家河的大学问在于理论联系实际。

在七年的知青生活中,习总书记一面进行着他的农民化实践,一面借助着用废弃墨水瓶自制的煤油灯,在书中汲取着精神、思想上的营养。

“一物不知,深以为耻”,这是总书记对自己的要求;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,这是总书记学习的最初动力来源。正是借助着理论上的提升,总书记才能在上山下乡的过程中成长、成熟,开拓创新。反观现在的国人,我们有多久没有完整读过一本书了?我们与总书记之间的差距之一在于让“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”。

基于理论的实践,应用于梁家河,可以使山村欣欣向荣;应用于福建,可以使一地飞速发展;应用于中国,可以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就像莱蒙托夫在《当代英雄》中描述的那样,“说英雄,谁是英雄?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英雄。”这无关岗位和贡献,只要你在从事对国家、对人民有益的事情,基层岗位一样能创造时代英雄!

梁家河的大学问在于要为人民做实事。

在梁家河的知青生涯中,总书记历经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,克服了饮食问题、生活习惯问题、劳动问题,从团结群众做起,逐步从一个北京娃转变成为一个村里娃。在劳动和生活中,他不仅向群众学习各种生活技巧和劳动技能。同时,他也向群众传播文化知识和思想观念。

1974年,他在当选为梁家河党支部书记后,就树立了“要为人民做实事”的思想。无论劳动还是学习,他事事勇挑重担,走在前头。通过带领群众打水坠坝、建沼气池、创办铁业社和缝纫社、淤坝造田等一系列造福于民的实事,他逐渐取得了群众的信任。同时,自己也成长为我党的一名思想坚定、素质过硬的基层领导干部。

“要为人民做实事”这正是我党一贯的宗旨和要求。不同的岗位,可能对于“实事”的理解和定义不同。但是,“要为人民做实事”这个中心思想不会变,这是对每个党员,每个干部的基本要求。只有做到了这点,人民群众才会真心支持我们,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具备群众基础。

梁家河的大学问在于用浅显的话语表达了深刻的道理。

“要当好一个村的领导,必须一碗水端平。群众最讲究的就是‘公道’二字,最信服的就是公正的人。”这是习总书记在离开梁家河前夜,于社员座谈会上对石春阳讲的话,也是习总书记在七年知青生涯中悟出的道理。这里有做人的道理,也有做事的方式方法问题。正是在他的影响和培养下,随娃、铁锁、黑子等一众“能人”逐渐成长为基层的领导中坚,为梁家河后续的包产到户、发展生态农业、创建旅游产业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将梁家河带上了富裕之路。

而要做到“一碗水端平”,就必须做到扎根群众,团结群众,为群众谋,为群众想。从这一点上讲,“一碗水端平”实际上是习总书记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,而能否做到就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思想和能力的标准。

在习总书记要离开梁家河的时候,“当他早晨推开门走出窑洞时,看到院子里、道路旁站满了人——大人、孩子、老人,全村人都来了。”每当读到这里,我都有一种想哭的冲动。对于一般人来说,人生在世,无外乎求财、求势。但是,还有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——那就是“为人民服务,无私奉献”。当你真正做到了这点,人民群众才会无条件地支持你,而习总书记无疑做到。当我读到这里,不禁生出感慨——“人生若此,夫复何求?”

值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,作为企业的一名基层干部,不敢说以习总书记为标杆,但我会认真学习梁家河的大学问,在基层的岗位上身体力行习总书记的各项要求,求取真学问、练就真本领,努力做到“回首往事,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,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……”。

我要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

全部评论